杏吧_性吧_sex8_杏吧有你春暖花开
标题:
明代文人以得性病为荣
[打印本页]
作者:
长江潜龙
时间:
2015-8-14 14:56
标题:
明代文人以得性病为荣
明朝嘉靖年间,曾发生围绕世宗朱厚熜生父、生母的尊崇典礼而进行君臣论战的所谓“大礼仪”事件,就因为世宗的生父、生母不是皇帝、皇后的身份,而引起整个文官群体却如临大敌,誓死捍卫所谓的“正统”,一定要争论出个“名正言顺”才肯罢休。为了这个毫无国家利益可言的话题,群臣们与皇帝旷日持久地拼死对着干,长达十多年之久,结果朝廷诸部司百官各具疏反对,并有二百三十余名大臣跪伏于左顺门请愿,其中有一百三十四被捕入狱,十八人死于狱中,最终弄得两败俱伤。
明代的文人不见在政治构想上有什么创举,也不见对国计民生有什么施行,却在这种“名分”之事上耗费精力。空谈,虚名,固执,偏激,不仅遗害了整个大明王朝,也害死了自己。
这件事情发生不久,后来又发生了“红丸案”、“移宫案”等等,无不反映了整个明朝的文人这种极端的倾向:不考虑国家的实际利益,为的是个人的名节,不惜采取对抗皇帝的行动。明代文人们似乎以“当众顶撞皇帝”而“被打屁股”这样极端的事情为荣,似乎只有这样才能体现他们忠君爱国的狂热理想。
朝廷官场上文人的极端风气不可避免地影响民间文人的风气,以致于有的文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,竟然以暴露无耻为卖点,把得了性病的事情写入诗文大加高调宣扬,这种得了性病不以为耻、反以为荣的事情,真实反映了潜藏在明朝文人心灵深处的极端恶俗。当时,最典型的实例就是明朝著名文人屠隆之死、另一位著名文人汤显祖为其写诗以叙朋友之情的一件事。
屠隆,字长卿,浙江鄞县人,明万历五年,即公元1578年进士及第,官至礼部主事、郎中。在中国文学史上,屠隆是以剧作家面目出现的。《明史》记载他“生有异才”,为人豪放,纵情诗酒,专门爱结交天下名士,名列“中兴五子”。他坚持“针线连络,血脉贯通”的戏曲创作主张,他的“诗有天造之极,文友瑰奇横逸”,他的《昙花记》、《修文记》、《采毫记》都曾“大行于世”,名满京城,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甚至超过了汤显祖。
明朝是个才子辈出的年代,而大凡才子无不彰显其才子风流本色。如当时强烈批判《西游记》的著名史学家李卓吾经常出入于孀妇卧室,大白天公然挟妓同浴;再如明代文坛“公安派”领军人物的袁宏道认为人生有五大快活,除吃、喝、玩、乐外还有携妓冶游;秦淮河畔的钱牧斋与柳如是、侯方域与李香君、冒辟疆与董小宛这种著名文人与青楼名妓之间的情爱,在当时皆被传为美谈佳话;就连抗清英雄、著名文人陈子龙在家境不太富裕的情况下,也先后将三个风尘女子纳为爱妾。同他们相比,屠隆无论是在创作天赋上、文坛名气上还是在家境优越度上,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,所以他的风流程度相当出格。
就在屠隆死的前一年,汤显祖为了屠隆的性病生活竟然一口气写了十首诗,并把题目定为《长卿苦情寄之疡,筋骨段坏,号痛不可忍。教令阖舍念观世音稍定,戏寄十绝》,寄给了时在卧病之中的屠隆。
所谓“情寄之疡”,即为当时花柳病“梅毒”的雅称,旧时称这种性病为“杨梅大疮”。在现代医学中,“梅毒”学名为“由苍白密螺旋体引起的系统疾病”,如果到了发作的第三期,在今天的医疗条件下,也许还有救,但在明代,只好束手无策。这位死于性病的风流才子,其出格的风流水平,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。
明朝中后期,是一个淫风炽热的年代,是一个“承平日久,民佚志淫”的时期。从帝王公侯到文武百官,从文人墨客到贩夫走卒,从商铺里的药石秘方到地摊上的春宫画册,从高门深院中的歌姬成群到繁华地段上的妓院满布,再加上商人性消费的蓬勃兴起,与文人自命风流的推波助澜,一场全民参与的明末淫风,已经渗透到各个阶层,各个领域。据反映明末社会风气的《五杂俎》记载:“今之娼妓布满天下,其大都会之地动以千百计,其它穷州僻邑,在在有之,终日倚门献笑,卖淫为活,生计至此,亦可怜矣。两京教坊,官收其税,谓之脂粉钱。隶郡县者则为乐户,听使令而已。……又有不隶于官,家居而卖奸者,谓之土妓,俗谓之私窠子,盖不胜数矣。”
生活在这样的社会里,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,生性本来就风流的屠隆,能不会更加出格的风流吗?从汤显祖的“戏寄十绝”中的这个“戏”字,可以看出屠隆患上“杨梅大疮”,极像是一件值得称赞的风流韵事。即便从诗中略存调侃之意看,最起码在屠龙的好友汤显祖看来,性病在当时社会如同感冒发烧流鼻涕一样,是一种极其普通的常见病。然而,屠隆不但病得不轻,而且极其凶险,以至于一年之后,屠隆便在苦楚与肮脏的恶疾中死去。
自古以来,中国的文人死于迫害的有之,死于自杀的有之,死于政治斗争的有之,死于意外事故的有之,英年早逝的有之,寿终正寝的有之,但死于“梅毒”这种风流病的,明朝末年的大才子屠隆却是第一个。可以说,屠隆风流出格,放纵自我,肉欲横流,与桃花柳杏厮混,性生活过于糜烂,以致染上“梅毒”,最后不治而死,首开中国文人性病死亡的文字记录。
作者:
移弐翎善
时间:
2015-8-16 20:54
但人走向极端,人就会死,[s:73]但国家走向极端,国就会亡[s:73]
有人说,中国的社会,是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程
作者:
花皮杀神
时间:
2015-8-19 19:41
这个也太夸张了吧?那时候医学不是很发达,岂不要命?
作者:
頹废旋律
时间:
2015-8-19 22:14
我去,开玩笑那啊,不怕死啊 ?
欢迎光临 杏吧_性吧_sex8_杏吧有你春暖花开 (http://www.heiliao32.info/)
Powered by Discuz! X3.2